,打印机缓缓吐出“永恒号”飞船的零部件。
他们用胶水小心翼翼地拼接,连引擎外壳的纹路、飞船舷窗的比例都严格按照电影原型还原,最后组装完成的模型放在黑色背景前,打上蓝色的灯光,竟真有了几分宇宙飞船的科幻感。
视频配文写着“因为一部电影,爱上一个领域,未来我们想造真正的‘永恒号’”。
叶雯忍不住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温柔的弧度,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个赞。
这就是好作品的力量,它能跨越年龄和职业的界限,在普通人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让科学与艺术的光芒照进现实。
上午十点整,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响起,清脆的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醒目。
这是分管文化工作领导的专线,每次响起都意味着有重要事项沟通。
叶雯立刻挺直脊背,将散落的头发捋到耳后,按下接听键时,语气恭敬而沉稳:“您好,我是叶雯。”
“叶雯同志,最近《星际穿越》的热度很高啊,票房情况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温和的笑意,背景里隐约能听到翻文件的沙沙声:“我昨天看了《人民日报》的评论,三十亿美元的票房,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谢谢您的关注,领导。”
叶雯快速整理思路,目光落在票房周报的详细数据页上,条理清晰地汇报。
“截至昨天晚上十二点,《星际穿越》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三十点二亿美元。”
“其中海外市场贡献了十八点七亿美元,占比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获得全球主流市场认可的硬科幻作品。”
“从黑洞的物理设定到飞船的机械结构,从失重场景的模拟到五维空间的呈现,每一个细节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彻底改变了国外观众对华国科幻电影‘特效粗糙、剧情悬浮’的刻板印象。”
“硬科幻这个类型,我们以前确实是短板。”
领导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语气也放缓了些:“之前总有人说,华国电影人擅长回溯历史、刻画现实,却缺乏想象未来的能力。现在看来,不是拍不了,是没找到正确的方向,没沉下心来打磨作品。《星际穿越》的成功,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给整个行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让大家看到了华国科幻的潜力。”
“您说得太对了。”
“这段时间我们联合国家版权局做了统计,今年一季度硬科幻类型的剧本注册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320,其中有不少作品很有创新意识。”
“有的聚焦深海探索,结合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有的关注人工智能伦理,探讨科技与人性的边界;还有的把传统神话与科幻结合,比如将‘夸父追日’改编成星际航行的故事。”
“这是好现象啊!”领导的语气明显变得兴奋,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文化发展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既要拍好传承历史、弘扬精神的作品,也要有《星际穿越》这样展望未来、激发想象的创作。”
“硬科幻电影不仅能展现国家的科技实力,更能在年轻人心里种下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的种子,这个方向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叶雯拿出笔记本,用钢笔认真记下领导的指示,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轻得像羽毛。
同时她也保持着清醒,补充道:“您放心,我们已经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制定了《科幻电影发展扶持计划》,从三个方面提供支持”
“说得好,叶雯同志。”领导的声音里满是认可,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粗制滥造的作品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消耗观众的信任。”
挂断电话后,叶雯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