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 醍醐灌顶(1 / 3)

开了本新书: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级,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至于byd这家企业,你怎么说呢?

这家企业就像一个憨憨的理工男,以前就是一直低头在研发产品,不去搞营销,主要都把功夫用在研究核心技术上了。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尤其国内的早一批的消费者。

光是byd这三个字母,就让他们倒尽了胃口。

你说高端消费者,根本就看不上,而低端消费者,又非常忌讳他们的名字。

甚至早就有人说过,如果他们能把名字改一改,销量立马就能翻一倍。

这这家公司也是特么的头铁,老子为啥要改名,老子就是不改名!

而且人家不但不改名,造车也从来不讲究外形设计。

那就是一个抄,逮着丰田往死里薅羊毛。

从全球畅销车型的花冠,到后来高端车型的雷克萨斯,基本被byd薅了个遍。

可你说官司也打了好几次,可在人家地盘上又怎么可能赢?

所以那时候的丰田也只能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就是不说,只能憋着。

不过byd却不知道,正是他们这样的举动,也一句拉低,并且奠定了他们土鳖,低端的形象。

哪怕后来他们研发出了很多核心技术,就比如本田大名鼎鼎的id技术,其实就是从byd哪里搞来的。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你这不是吹牛掰么!

本田那么牛掰的企业,会从byd卖技术?

呵呵,还真就是。

话说当年日本搞混动技术,丰田起步早,并且要远远领先于本田的。

早在十年前,丰田混动车型普锐斯在米国就已经销量超过一百万了。

可那是本田的混动才刚刚起步,而国内的byd 却不声不响在这个领域已经研发了好多年了。

而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提出了di技术的理念,并且申请了专利。

说白了,其实也是增程式电动车的理念。

但比传统的增程式电动车要更加牛掰,因为发动机直接就在最经济的区间工作,给电池供电。

而且当驾驶员对动力有需求的时候,发动机还能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动力。

这个理念当时可是非常先进的。

而当时的本田,就在混动技术领域,正在破冰。

因为起步晚,可本田又自来就是个傲气的企业,既然想要干,那就要一举超越丰田。

可关键是当时的混动技术,是丰田霸榜的ths技术,申请了很多专利,把本田卡的欲仙欲死。

而本田突破无门的情况下,刚好就看到了byd的技术,于是就找到byd,两边也不知怎么谈的,反正最后本田就拿到了专利技术授权。

然后本田仰仗着自己开发出来的ecvt,搞出了一套不同于丰田的id混动技术。

而那时候的byd,因为在发动机和传动领域还有很多技术不成熟。

所以虽然理念和专利是有了,但动力系统,却并没搞出来。

再加上后来又把大把的精力都投入到研发大巴车上面去了,对于小型汽车也就没什么动力。

也就是后来搞出了一款名为秦的混动车型,销量还不咋地。

直到最近几年,国家开始大力主推新能源车之后,他们才开始渐渐调整了战略方向。

开始在家用新能源车上面发力了,不过最开始,他们也依旧是一副稀里糊涂懵懵懂懂的态度。

可直到未来,和理想,还有小鹏这样的搅局者出现之后,byd才好像是被人一棒敲醒的梦中人一样,一下就清醒了。

要知道以前,byd给人的感觉就是混日子的。

反正甭管你别家车企